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 > 弹幕名场  > 正文

穆桂英挂帅豫剧,忠勇女将的爱国传奇

日期:2025-04-18 23:31:07点击:35

《穆桂英挂帅》是一部经典的豫剧作品,原名《老征东》或《杨文广夺印》。1954年,由宋词改编并更名为《穆桂英挂帅》,由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。剧本于1956年出版,收入《戏曲选》第3卷(1959年)。

剧情主要讲述北宋时期,西夏犯境,杨家将屡次率兵击溃辽军,保住了大宋江山。佘太君辞朝隐居,但忠心耿耿的她仍心系国家安危,派曾孙杨文广和曾孙女杨金花进京打探消息。此时,安王造反,宋王在校场选帅。杨文广和杨金花在校场刀劈王伦,夺得帅印。宋王得知后,封穆桂英为帅出征。为了国家安危,老年的穆桂英披上铠甲,擂响了出征的战鼓。

此剧由豫剧大师马金凤主演,剧本由宋词和桑建修整理出版,并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,还拍摄成了电影。该剧突出塑造了穆桂英的英雄形象,删除了旧本中宣扬的封建伦理观念和感伤情绪,以及杨文广被俘、招亲等情节。

此外,该剧被全国不少剧种和剧团移植上演,其中一些经典选段由不同演员演唱,如李根旺、孙汝波、薛娟等亲爱的读者们,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部豫剧中的经典之作——《穆桂英挂帅》!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戏曲,更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英雄气概的世界,感受穆桂英的豪情壮志吧!

一、豫剧《穆桂英挂帅》的背景与故事

豫剧《穆桂英挂帅》原名《老征东》,亦名《平安王》、《刀劈王伦》,是豫剧大师马金凤的代表作。该剧讲述了北宋时期,西夏犯境,杨家将因遭奸臣陷害而被削去兵权,佘太君率领杨家一门老少归隐河东。在国家危难之际,佘太君命文广、金花兄妹赴京探听军情。宋王为安定边关,到校场上选拔将才,奸臣王强向宋王力保儿子王伦为帅,杨文广兄妹不服,与王伦校场比武,王伦见杨家后代武艺高强,欲暗伤文广,被文广使起杨家绝招,刀劈王伦。宋王看到杨家后代武艺高强,便不予加罪,当场将帅印赐予文广兄妹,并命穆桂英挂帅征东。

穆桂英,这位昔日的女中豪杰,因深感朝廷刻薄寡恩,多年来不愿再为朝廷效力。在国家危难之际,佘太君以国事为重,力劝穆桂英挂帅出征。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穆桂英毅然决定披上战袍,再次为保卫家国而战。

二、穆桂英挂帅的精彩片段

1. 校场比武

校场比武是《穆桂英挂帅》中的一大亮点。杨文广兄妹与王伦的比武,刀光剑影,精彩纷呈。杨文广武艺高强,刀劈王伦,赢得了宋王的赏识,也为穆桂英挂帅出征奠定了基础。

2. 挂帅出征

穆桂英挂帅出征,整顿军纪,训练兵将,带领杨家将奔赴战场。她英勇善战,智勇双全,为保卫家国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
3. 辞印挂帅

辞印挂帅是《穆桂英挂帅》中的又一精彩片段。穆桂英深感朝廷刻薄寡恩,不愿再为它效力。佘太君劝她以抵御西夏侵扰为重,穆桂英乃挂帅出征。这一片段展现了穆桂英的豪情壮志和为国家民族大义而战的决心。

三、穆桂英挂帅的艺术特色

1. 唱腔优美

豫剧《穆桂英挂帅》的唱腔优美动听,富有感染力。穆桂英的唱段,如“辕门外炮声雷震,天波府走出保国臣”等,都展现了豫剧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
2. 表演精湛

豫剧《穆桂英挂帅》的表演精湛,演员们通过细腻的表演,将穆桂英的英勇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。如马金凤饰演的穆桂英,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深厚的艺术功底,将穆桂英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
3. 舞台设计

豫剧《穆桂英挂帅》的舞台设计独具匠心,通过精美的布景和道具,将观众带入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时代。

四、穆桂英挂帅的现实意义

豫剧《穆桂英挂帅》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戏曲作品,更是一部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史诗。它通过穆桂英这一角色,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、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。在剧中,穆桂英虽然历经坎坷,但始终心系家国,将个人的恩怨情仇置于国家利益之后。她的这种精神不仅激励了当时的观众,也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。

《穆桂英挂帅》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,它以豫剧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,展现了穆桂英的英勇形象和为国家民族大义而战的豪情壮志。让我们共同感受这部经典之作的魅力吧!

版权声明‌:本站严格遵守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,不复制原创内容。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,请于30日内联系,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。网站邮箱;yuzhibolangzi@gmail.com 通知邮箱谢谢!

图文推荐

最近更新

猜你喜欢

点击排行